【新华解读】季节性效应叠加政策加力 6月新增信贷显著回升
季节性效应叠加政策加力,6月金融数据有所回暖。人民银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M2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8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6月份金融数据触底反弹,表明随着支持经济持续回升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市场信心和预期回暖,融资需求有所修复。往后看,政策加力将驱动下半年信用稳定扩张,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
6月新增信贷显著回升 结构亦有明显优化
(相关资料图)
6月份,信用扩张再加速。根据人民银行数据,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高基数基础上仍同比多增2296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半年末效应和政策驱动下,6月新增信贷显著回升,创历史同期新高,企业与住户贷款均大幅放量,票据融资同比减少,信贷结构明显优化。
具体分部门来看,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28万亿元,同、环比分别多增687亿元、1.42万亿元。其中,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7449亿元、1.59万亿元,分别同比多增543亿元、1436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6月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资和生产需求,在季末信贷冲量和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作用下,企业贷款仍有支撑,企业中长贷依然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拉动力量。
居民部门方面,当月居民贷款新增963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157亿元。其中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4914亿元、463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32亿元、463亿元。
“端午小长假、年中购物节活动对消费起到支撑作用,降息落地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居民贷款明显改善。同时6月地产销售跌幅虽扩大,但在按揭早偿阶段性放缓下,居民中长贷较4-5月明显改善。” 温彬说。
而从上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企(事)业信贷中票据融资大幅减少了8924亿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上半年信贷投放靠前发力,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为宏观经济恢复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企(事)业单位贷款在人民币贷款增量中占比超过八成,且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减少,信贷结构得到整体优化。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总体来看,随着经济恢复放缓,二季度以来实体资金需求“高歌猛进”的情况有所减弱,但在消费需求转暖带动下,居民信贷表现相对较好,企业中长期信贷持续多增也意味着其对经济预期整体仍然保持乐观。展望下半年,随着政策加力提效及经济内生动力修复,金融数据有望稳步走强。
贷款仍为支撑社融新增主要贡献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份,社融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上半年社融规模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6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
从结构上看,人民币贷款仍是新增社融同比保持多增的主要贡献项。数据显示,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99万亿元。
而受高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企业债券及政府债券则成为社融数据的主要拖累,上半年二者净融资额分别同比减少7883亿元、1.27万亿元。
“企业债券少增与2022年11月以来债券市场波动加大导致债市融资成本上升以及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债券形成替代有关。而政府债券少增与去年专项债券集中于上半年发行有关。”梁斯说。
广义货币方面,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末M2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
针对近月来M2同比增速的稳步走低,梁斯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银行信贷投放放缓,带动存款规模下降;二是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受疫情政策放开影响,年内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变,居民消费动力稳步回暖,储蓄意愿有所下降。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6月金融数据有所回暖,但近期多项经济数据也显示当前经济修复进程放缓,终端需求仍不强,物价延续低位运行,亟需政策进一步加力稳固。
“6月中旬央行降息、国常会研究提出一批政策措施以及‘金融16条’有关政策的适用期限延长等,均体现出稳经济政策正在逐步发力。”温彬预计,政策加力将驱动下半年信用稳定扩张,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展望后续,董希淼认为,下一步,要正视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支持经济持续回升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应全面出台、尽快实施。例如,引导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适度下行,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同时,加快采取综合措施,稳住和扩大居民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等。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也表示,下一步,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关注促进居民部门消费支出以及提升企业投资意愿等方面,同时在涉及住房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发力,进行更加精准的调控。
相关阅读
-
07-11
-
07-11
-
07-11
-
07-11
-
07-11
-
07-11
-
07-11
推荐阅读
-
-
交银施罗德基金:拟以5000万元购买旗下基金,至少
7月1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基于对中国资本更多
2023-07-11 18:56:31
-
-
广州南沙第三季度54个重大项目开工竣工 总投资超
广州南沙第三季度54个重大项目开工竣工,包括29个开工项目、21个竣工项更多
2023-07-11 18:42:27
-
-
大悦城控股新增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宅地 地块成交价
该项目位于西安市国际港务区欧亚大道以西,港丰路以南。该地块土地出让更多
2023-07-11 18:35:47
-
-
粤泰股份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 将于7月18日摘牌
粤泰股份于7月11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广州粤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2023-07-11 18:46:39
-
-
新城控股上半年合同销售424亿 商业运营总收入52亿
新城控股1-6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424 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 93%,更多
2023-07-11 18:38:54
-
-
德信地产2023年上半年交付面积260万方 交付套数
涉及交付的项目有溧水玖熙府、江屿云庄、温州东望里、宁波宸芯里、余姚更多
2023-07-11 18:37:49
-
-
人民银行: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
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 55万亿元,比上年同更多
2023-07-11 18:38:56
-
-
我国港口吞吐量和海船运力规模十年大幅增长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2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年港口货物更多
2023-07-11 18:33:33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